2022年9月21日是第29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主題是“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攜手向未來”。9月20上午,我院神經內科在門診大廳舉辦義診活動,進一步提高市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傳遞科學的早期預防和診斷方法。
義診現場,專家們耐心為市民講解“阿爾茲海默癥”不同階段的癥狀以及早期識別、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重要性,指導市民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飲食,保持血壓、膽固醇、血糖穩定,降低患病風險。此外,護理志愿者為市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隱襲起病、逐漸進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特征包括認知障礙、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為異常等。在我國,對該病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患者因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生活無法自理,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及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期干預至關重要。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這種認知障礙疾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藥物僅能起到延緩患者大腦功能退化的作用,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康復鍛煉才能恢復部分認知功能?!蔽以荷窠泝瓤聘敝魅吾t師吳志華說,除此之外,治療該疾病更需要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家庭護理非常重要。
吳志華提醒,如果發現自己或者家人出現記憶退化、反應遲緩、說話重復、理解和表達能力下降等情況,建議前往醫院神經內科或記憶??崎T診進一步評估檢查,如果不及時治療和干預,衰退將變得更快更嚴重。另外,平時應注意低鹽少油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遠離三高、多動腦、多活動。